龍的繁體字:
龍拼音:lóng
釋義:
1、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,身體長,有鱗,有角,有腳,能走,能飛,能游泳,能興云降雨。
2、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,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。
3、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。
4、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,如恐龍、翼手龍等。
5、姓。
擴展資料
漢字演變:
相關組詞:
1、龍燈[lóng dēng]
民間舞蹈用具,用布或紙做成的龍形的燈,燈架由許多環節構成,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。
2、錢龍[qián lóng]
錢串子
3、鼉龍[tuó lóng]
揚子鱷。
4、水龍[shuǐ lóng]
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子長橢圓形,花黃色,蒴果圓柱形。
5、龍眼[lóng yǎn]
常綠喬木,羽狀復葉,花黃白色,果實球形,外皮黃褐色,果肉白色,味甜,可以吃,也可入藥。